导读: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11月24日,发现互联网金融网站10109家,自系统建设以来发现互联网金融活跃用户6.27亿人;发现涉嫌违规的互联网金融网站1700余家,系统预警过的高危网站127家。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11月24日,发现互联网金融网站10109家,自系统建设以来发现互联网金融活跃用户6.27亿人;发现涉嫌违规的互联网金融网站1700余家,系统预警过的高危网站127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共监测到的5312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尚在运营的有3209家,也就是说消失平台占到40%。据了解,以上数据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承建的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获取。
截至2016年11月24日,系统监测到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如下:发现互联网金融网站10109家,自系统建设以来发现互联网金融活跃用户6.27亿人;发现涉嫌违规的互联网金融网站1700余家,系统预警过的高危网站127家; 发现互联网支付累计交易额约43万亿,发现P2P网络借贷累计交易额超4万亿,互联网众筹超300亿;发现互联网金融网页漏洞941个,攻击618140次,发现互联网金融仿冒网页43259个,受害用户75332万余人次。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项目组负责人吴震介绍,系统共监测到的5312家P2P网络借贷平台中尚在运营的有3209家,也就是说,消失平台占到40%。而即使还在运营的平台,违规或异常的也有854家,平均算下来,每5家就有不只一家存在问题,其中涉嫌自融、承诺保本保息、承诺高收益等问题最为普遍,此外,还有些平台的做法更加无视已经颁布的管理办法。
“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目前真正落实存管的,大概也就100家左右,不足P2P平台总量的百分之五。”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项目组负责人吴震日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
据了解,今年年初应急中心受工信部委托,全面调研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并承建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该平台依托自有技术和数据资源,以互联网金融信息提取和事件预警为切入点,以互联网金融异常分析和发现为目标,服务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管理工作。目前已完成原型系统建设。该系统紧紧围绕着互联网金融网站信息采集与分析,实现了从互联网金融的事前摸底到事中监测,再到事后跟踪的风险应对的闭环体系。目前已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汇聚行业智慧,提升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水平,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也于8月26日成立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
来源:凤凰财经
更多信息请访问网贷风云官网:www.p2pfy.com